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
本文介紹的是一種植物。關於美國漫畫家查爾斯·舒爾茨創作的漫畫,詳見「花生漫畫」。
科學分類 | ||||||||||||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
||||||||||||||||||
二名法 | ||||||||||||||||||
Arachis hypogaea L. |
每 100 g (3.5 oz) 食物營養值 | |
---|---|
熱量 | 2370 kJ (570 kcal) |
碳水化合物 | 16.13 g |
糖 | 3.97 g |
膳食纖維 | 8.5 g |
脂肪 | 49.24 g |
飽和脂肪 | 6.834 g |
單元不飽和脂肪 | 24.429 g |
多元不飽和脂肪 | 15.559 g |
蛋白質 | 25.8 g |
色氨酸 | 0.25 g |
蘇氨酸 | 0.883 g |
異亮氨酸 | 0.907 g |
亮氨酸 | 1.672 g |
賴氨酸 | 0.926 g |
蛋氨酸 | 0.317 g |
胱氨酸 | 0.331 g |
苯丙氨酸 | 1.337 g |
酪氨酸 | 1.049 g |
纈氨酸 | 1.082 g |
精氨酸 | 3.085 g |
組氨酸 | 0.652 g |
丙氨酸 | 1.025 g |
天冬氨酸 | 3.146 g |
穀氨酸 | 5.39 g |
甘氨酸 | 1.554 g |
脯氨酸 | 1.138 g |
絲氨酸 | 1.271 g |
水 | 6.5 g |
維生素A equiv. | 0 µg (0%) |
- β-胡蘿卜素 | 0 µg (0%) |
- 葉黃素與玉米黃素 | 0 µg |
硫胺(維生素B1) | 0.64 mg (49%) |
核黃素(維生素B2) | 0.135 mg (9%) |
煙酸(維生素B3) | 12.066 mg (80%) |
泛酸(維生素B5) | 1.767 mg (35%) |
吡哆醇(維生素B6) | 0.348 mg (27%) |
葉酸(維生素B9) | 240 µg (60%) |
鈷胺素(維生素B12) | 0 µg (0%) |
維生素C | 0 mg (0%) |
維生素D | 0 IU (0%) |
維生素E | 8.33 mg (56%) |
維生素K | 0 µg (0%) |
鈣 | 92 mg (9%) |
鐵 | 4.58 mg (37%) |
鎂 | 168 mg (45%) |
錳 | 1.934 mg (97%) |
磷 | 376 mg (54%) |
鉀 | 705 mg (15%) |
鈉 | 18 mg (1%) |
鋅 | 3.27 mg (33%) |
參照美國標準的相對百分比 成人日參考攝入量(RDI) 來源:(英文)美國農業部營養資料庫 |
形態[編輯]
一年生草本,匍匐或直立莖;羽狀複葉;腋生總狀花序,黃色蝶形花,受精後子房迅速伸長,鑽入土中,子房在黑暗中發育成莢果;種子(花生仁)呈橢圓、圓錐等形狀,種皮有淡紅色、紅色、黃色、紫色、黑色等。歷史[編輯]
花生是豆科落花生屬的1種,俗稱花生和黃花生。該屬約20餘種。一般認為,花生原產秘魯和巴西,在秘魯沿海地帶史前廢墟中發現大量古代花生,可追溯到至少7600年前。在哥倫布遠航時期,航海家將花生莢果帶至西班牙,在1535年出版的《西印度通史》中記載花生的西班牙文為「瑪尼」(Maní),之後逐漸被傳播到世界各地。中國古時可能有與花生類似的植物,然而現今廣泛種植者,則為南美引進無疑。1958年的浙江吳興錢山洋原始社會遺址中,發掘出炭化花生種子,測定灶坑年代距今4700±100年[2]。1961年,江西修水縣山背地區原始社會遺址中再次發掘出炭化花生種子。此外廣西、雲南、江西等地也曾報告過於花生形態極為相似的野生植物。[3]2007年經西安文保中心專家確認,距今2100年前的漢陽陵從葬坑出土的農作物裡,已經出現了花生。[4][5][6][7][8][9]中國唐朝段成式《酉陽雜俎》中記載「形如香芋,蔓生」、「花開亦落地結子如香芋,亦名花生」。元朝人賈銘的《飲食須知》載有「落花生,味甘,微苦、性平,形如香芋,小兒多吃,滯氣難消」 ,「近出一種落花生,詭名長生果,味辛、苦、甘,性冷,形似豆莢,子如蓮肉,同生黃瓜及鴨蛋食,往往殺人,多食令精寒陽萎」 。明朝人蘭茂的《滇南本草》亦有花生的記載。
到明末清初,中國沿海地區花生種植較為普遍,多次從南美洲引種花生品種,最近一次為1887年,《慈黔縣誌》記載:「落花生,按縣境種最廣,近有一種自東洋至,粒較大,尤堅脆」,直到乾隆末年花生仍然是筵席珍貴之物,尋常人很難吃到。
歐洲曾從中國引種花生,因此歐洲部分地區仍稱之為「中國堅果」[10]。剛果布朗氏在1818年的《剛果植物志》中稱「花生是由中國傳入印度、錫蘭及馬來群島,爾後傳入非洲的。」
用途[編輯]
花生的種子含豐富的脂肪(約50%)和蛋白質(24-36%)蛋白質中含有人體所必需的幾種胺基酸,故營養價值甚高,可直接作為食物,或提取食用花生油。榨油後的麩餅,為良好的家畜飼料及農作物的優質肥料。此外花生根部有豐富的根瘤,能固定空氣中的游離氮素。花生紅皮含有纖維質、蛋白質、脂肪及多酚類等營養物質,有補血、改善貧血症狀的功效。花生過敏症[編輯]
花生會引起極其罕見的過敏症。花生過敏的癥狀包括:血壓降低、面部和喉嚨腫脹,這些都會阻礙呼吸,從而導致休克。據英國研究人員統計,在英國,每200個人當中有大約一人對花生敏感。雖然部分人只是對花生有輕度過敏反應,但是,花生也會令一些人出現過敏性休克。在英國,每年大約有10個人因為對花生的過敏反應死亡。[11] 在2005年,英國研究人員宣布,他們已經發現了花生是如何在部分人群體內引起過敏反應的機制。[12][13]相關條目[編輯]
- 花生
參考[編輯]
- ^ 張秉倫. 《落花生史話》. 世界農業,1980年8期。
- ^ 浙江省文管會. 《吳興錢山洋遺址第一、二次發掘的報告》. 考古學報,1960年2月
- ^ 孫中瑞等. 《我國花生栽培歷史初探》. 中國農業科學,1979年4期
- ^ 漢陽陵中發現最早花生 顛覆南美洲傳入觀點. 華商報. 2007年10月10日 [2011年12月25日].
- ^ 漢陽陵中發現最早花生. 天津日報. 2007年11月5日: (第10版文史) [2009年12月15日].
- ^ 呼延思正 田苗. 漢陽陵發現西漢初期就有花生. 北京晨報 (北京日報報業集團). 2007年10月10日: (第18版 中國新聞) [2009年12月15日].
- ^ 漢陽陵發現2100多年前花生. 新民晚報 搜狐網IT頻道>科學頻道>歷史·考古2007年10月11日15:15發布 (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). 2007年10月11日 [2009年12月15日]. "據新華社西安10月10日電(記者馮國許祖華)花生一般被認為是16世紀才從南美洲傳到中國的,但近日經專家確認,距今2100多年的漢陽陵從葬坑出土的農作物里已經有花生。"
- ^ 責編:楊濤 版式:邵正 責校:魏華東. 陝西漢陽陵考古「花生懸疑」解開. 楚天金報 (湖北日報傳媒集團). 2007.10.11: (第11版 九州經緯) [2009年12月15日]. "圖為:漢陽陵出土的已經完全炭化的花生。……昨日,漢陽陵博物館副館長王保平興奮地說,17年前漢陽陵出土的疑似花生的農作物一直都是懸疑,經專家確認,疑似物確實是我國目前發現最早的花生。"
- ^ 記者:馮國、許祖華. 陝西漢陽陵葬坑首次發現2100年前花生. 山西新聞網 (山西日報報業集團). 2007-10-11 10:05 [2009年12月15日]. "新華網西安10月10日專電 (記者馮國、許祖華)……1991年美國《國家地理》雜誌對這項1990年發掘的結果進行了報導,引起了美國奧勒岡大學一位從事玉米研究的專家的注意。他 在對照片中的穀物進行研究後,認為其中含有玉米。根據他的說法,考古人員從中提取了一些穀物樣本進行研究,但並沒有發現玉米,卻發現了20多粒類似花生的 植物種子。……考古人員後來把這些種子交給西安文保中心鑒定,參與鑒定的有生物、地質、化學等多方面的專家。鑒定過程十分艱難,直到最近才被確認是花 生。"
- ^ 張秉倫. 《落花生史話》. 世界農業,1980年8期。
- ^ 加拿大少女吻男友後因花生過敏死亡. BBC中文網. 2005年11月30日 [2006年12月10日].
- ^ 專家發現花生如何引起過敏反應. BBC中文網. 2005年11月18日 [2006年12月10日].
- ^ 關於減輕花生過敏症狀的方法,請參見BBC中文網報導。
- 《台灣蔬果實用百科第二輯》,薛聰賢 著,薛聰賢出版社,2001年
外部連結[編輯]
- 落花生, Luohuasheng 藥用植物圖像資料庫 (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) (繁體中文)(英文)
-
果皮历花生的营养价值比粮食类高,可与鸡蛋、牛奶 、肉类等一些动物性食物媲美。它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,特别是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很高,很适宜制造各种营养 食品。 花生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,内含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。据测定花生果内脂肪含量为44%-45%,蛋白质含量为24-36%,含糖量为20%左右。并含有硫胺素、核黄素 、尼克酸等多种维生素。矿物质含量也很丰富,特别是含有人体必须的氨基酸,有促进脑细胞发育,增强记忆的功能。
现在又有一种彩色花生,又称多彩花生,多色花生,五彩花生。
彩色花生是普通花生因果仁外皮颜色变异产生多种颜色而来。彩色花生主要分为富硒黑花生、白玉花生、珍珠花生等几个品种,其中按果仁外皮颜色又能分为黑、紫黑、白、紫红、红白,彩粒等几个色系。 五彩花生有黑色、雪白、白底红花纹、黑底黄花纹、黄底黑花纹等颜色。长出的秧蔓与普通花生没有区别,只是叶片稍大一些。按粒色可分为两粒黑,四粒黑,两粒彩,四粒彩,双粒花,双粒白等。
花生是一年生草本植物。起源于南美洲热带、亚热带地区。约于十六世纪传入我国,十九世纪末有所发展。现在全国各地均有种植,主要分布于辽宁、山东、河北、河南、江苏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等省(区)。其中以山东省种植面积最大,产量最多。山东省莱西市花生播种面积达到33.5万亩,年总产高达11万吨,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二,人均产量位列第一,被誉为“中国花生之乡”,直接出口量占全国出口总量的比重将近二成,是全国重要的花生出口基地。
花生的果实为荚果,通常分为大中小三种,形状有蚕茧形,串珠形和曲棍形。蚕茧形的荚果多具有种子2粒,串珠形和曲棍形的荚果,一般都具有种子3粒以上。果壳的颜色多为黄白色,也有黄褐色、褐色或黄色的,这与花生的品种及土质有关。花生果壳内的种子通称为花生米或花生仁,由种皮、子叶和胚三部分组成。种皮的颜色为淡褐色或浅红色。种皮内为两片子叶,呈乳白色或象牙色。
花生种子富含油脂,从花生仁中提取油脂呈淡黄色溶于乙醇,人们可以通过将花生油注入70%乙醇溶液加热至39-40.8度,看其混浊程度,来鉴定花生油是否为纯品。
【别名】
长生果、长寿果、落花生。
【注解】
花生是豆科植物落花生的种子,因是在花落以后,花茎钻入泥土而结果,所以又称“落花生”,又由于营养价值高,吃了可延年益寿,故又称为“长寿果”。[1]
花生是豆科落花生属的1种,俗称花生和黄花生。该属约20余种。一般认为,花生原产秘鲁和巴西,在秘鲁沿海地带史前废墟中发现大量古代花生,可追溯到至少公元前500年,且美洲最早古籍之一《巴西志》即已明确记录,古印第安人称之为“安胡克”。在哥伦布远航时期,航海家将花生荚果带至西班牙,在1535年出版的《西印度通史》中记载花生的西班牙语为“玛尼”,之后逐渐被传播到世界各地。 同时,也有部分表明,中国也有可能是花生原产地之一。1958年的浙江吴兴钱山洋原始社会遗址中,发掘出炭化花生种子,测定灶坑年代距今4700±100年。1961年,江西修水县山背地区原始社会遗址中再次发掘出炭化花生种子。此外广西、云南、江西等地也曾报告过于花生形态极为相似的野生植物。2007年经西安文保中心专家确认,距今2100年前的汉阳陵从葬坑出土的农作物里,已经出现了花生。 中国唐朝段成式《酉阳杂俎》中记载“形如香芋,蔓生”、“花开亦落地结子如香芋,亦名花生”。元朝人贾铭入的《饮食须知》载有“落花生,味甘,微苦、性平,形如香芋,小儿多吃,滞气难消”,“近出一种落花生,诡名长生果,味辛、苦、甘,性冷,形似豆荚,子如莲肉,同生黄瓜及鸭蛋食,往往杀人,多食令精寒阳萎” 。明朝人兰茂的《滇南本草》亦有花生的记载。然而现今广泛种植者,则为南美引进无疑。
到明末清初,中国沿海地区花生种植较为普遍,多次从南美洲引种花生品种,最近一次为1887年,《慈黔县志》记载:“落花生,按县境种最广,近有一种自东洋至,粒较大,尤坚脆”。
欧洲曾从中国引种花生,因此欧洲部分地区仍称之为“中国坚果”。刚果布朗氏在1818年的《刚果植物志》中称“花生是由中国传入印度、锡兰及马来群岛,尔后传入非洲的。”
花生油是将花生仁经过制浸而成的油。花生油属于不干燥性油,色泽淡黄,透明度好,清香可口,是优良烹调用油。
花生是一种高营养的食品,里面含有蛋白质25%~36%,脂肪含量可达40%,花生中还
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2、PP、A、D、E,钙和铁等。 花生是100多种食品的重要原料。它除可以榨油外,还可以炒、炸、煮食,制成花生酥、以及各种糖果、糕点等。因为花生烘烧过程中有二氧化碳、香草醛、氨、硫化氢以及一些其它醛类挥发出来,构成花生果仁特殊的香气。
花生的内皮含有抗纤维蛋白溶解酶,可防治各种外伤出血、肝病出血、血友病等。
但花生米很容易受潮变霉,产生致癌性很强的黄曲霉菌毒素。黄曲霉菌毒素可引起中毒性肝炎、肝硬化、肝癌。这种毒素耐高温,煎、炒、煮、炸等烹调方法都分解不了它。所以一定要注意不可吃发霉的花生米。
花生(鲜)的营养成分
热量 298 (千卡)
硫胺素 0 (毫克)
钙 8 (毫克)
蛋白质 12 (克)
核黄素 0.04 (毫克)
镁 110 (毫克)
脂肪 25.4 (克)
烟酸 14.1 (毫克)
铁 3.4 (毫克)
碳水化合物 5.3 (克)
维生素C 14 (毫克)
锰 0.65 (毫克)
膳食纤维 7.7 (克)
维生素E 2.93 (毫克)
锌 1.79 (毫克)
维生素A 2 (微克)
胆固醇 0 (毫克)
铜 0.68 (毫克)
胡罗卜素 1.3 (微克)
钾 390 (毫克)
磷 250 (毫克)
视黄醇当量 48.3 (微克)
钠 3.7 (毫克)
硒 4.5 (微克)
花生(炒)的营养成分
热量 589 (千卡)
硫胺素 0.13 (毫克)
钙 47 (毫克)
蛋白质 21.7 (克)
核黄素 0.12 (毫克)
镁 171 (毫克)
脂肪 48 (克)
烟酸 18.9 (毫克)
铁 1.5 (毫克)
碳水化合物 17.5 (克)
维生素C 0 (毫克)
锰 1.44 (毫克)
膳食纤维 6.3 (克)
维生素E 12.94 (毫克)
锌 2.03 (毫克)
维生素A 10 (微克)
胆固醇 0 (毫克)
铜 0.68 (毫克)
胡罗卜素 2.4 (微克)
钾 563 (毫克)
磷 326 (毫克)
视黄醇当量 4.1 (微克)
钠 34.8 (毫克)
硒 3.9 (微克)[2]
落花生属约有60~70个种,迄今已收集到并经鉴定的有21个种。其中大多数是二倍体种(2x=20)。 栽培花生是两个二倍体自然加倍的异源四倍体种(2x=40)。根据花生多样性品种类型的集中情况,玻利维亚南部、阿根廷西北部和安底斯山山麓的拉波拉塔河 流域,可能是花生的起源中心地。
花生是美洲植物,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才开始在旧大陆传播。欧洲文献中最早记载花生的是西班牙的《西印度自然通史》。
花生大约1530年代传入中国,由沿海传入内陆地区的速度很慢,直到乾隆末年花生仍然是稀见的筵席食品(参见何炳棣《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》第8章“土地利用和粮食生产”中关于美洲作物在中国传播的内容。)中国有关花生的记载始见于元末明初贾铭所著《饮食须知》中,其后许多书籍不但载有落花生的生物学特性,且有地理分布等。可见中国有关花生的文献记载约早于欧洲100多年。
世界生产花生的国家有100多个,亚洲最为普遍,次为非洲。但作商品生产的仅10多个国家,主要生产国中以印度和中国栽培面积和生产量最大,前者约720万公顷,560万吨,后者为355.3万公顷,675.7万吨(1985)。其他国家有塞内加尔、尼日利亚和美国等。
中国花生分布很广,各地都有种植。主产地区为山东、辽宁东部、广东雷州半岛、黄淮河地区以及东南沿海的海滨丘陵和沙土区。其中山东省约占全国生产面积的1/4,总产量的1/3强。 福建龙岩产的花生,果实饱满,香酥可口,应该是国内花生品种的一个地方特色。
花生为圆锥根系,入土可达2米,但主要分布在地面下30厘米左右的耕作层中。 根上着生直径1~3毫米的豇豆族根瘤菌。主茎直立,绿色,有的品种带有不同深浅的花青素,中上部呈棱角状,中空。主茎高度因品种和栽培条件而异,高的可达 1米以上。主茎上生第1次分枝,其与主茎的角度因品种类型而异,约30°~90°。通常
直立型花生主茎高于分枝,匍匐型或半蔓型则 分枝比主茎长。1次分枝上着生2次分枝和花序。叶互生, 为4小叶偶数羽状复叶,某些品种也可见多小叶的畸形叶,有叶柄和托叶,小叶片椭圆、长椭圆、倒卵和宽倒卵形,也有细长披针形小叶,叶面较光滑,叶背略显灰 色,主脉明显,有茸毛,叶柄和小叶基部都有叶枕,可以感受光线的刺激而使叶枕薄壁细胞的膨压发生变化,导致小叶昼开夜闭,闭合时叶柄下垂。 总状花序,每个花序一般可着生4~7朵花,多的可达10朵以上而形成长花枝,蝶形花,橙黄色,旗瓣上带有深浅程度不同的紫红色条纹。雄蕊10个,2 个退化,8个具有花药。柱头羽毛状,子房基部有子房柄,受精后一群能分生的细胞迅速分裂,约经3~6天伸长形成绿色带紫的棍状物,称果针,一般长 10~15厘米。有时可见花萼管基部套在果针梢端上,顶着受精后已凋萎的花器。这时子房位于果针的梢端,外有若干层细胞的帽状物保护。果针伸长后向地生 长,将子房送入土中,达到一定深度后,子房开始向水平方向生长发育而形成荚果。这时需要黑暗条件。荚果本 身也有一定的吸收功能,其发育所需要的钙质,都由荚果直接从土壤中吸收。果针入土的难易与花在植株上着生的位置有关。开花部位过高,或因茎枝过于纤弱,遇 风雨时易变动位置,因而影响果针向地的角度,入土较难。匍匐型花生的果针由于距离土面近,角度适宜,入土结荚率最高。直立或丛生型花生如茎枝节间短,近主 茎基部多分枝且能连续开花的,才有较高的入土结荚率。
荚果果 壳坚硬,成熟后不开裂,室间无横隔而有缢缩(果腰)。每个荚果有2~6粒种子,以2粒居多,多呈普通型、斧头型、葫芦型或茧形。 每荚3粒以上种子的荚果多呈曲棍形或串珠型。 百粒重一般50~200克。果壳表面有网络状脉纹。种子三角形、桃形、圆柱形或椭圆形,一般底端钝圆或略平,梢端胚根突出。种皮有白、粉红、红、红褐、 紫、红白或紫白相间等不同颜色。子叶占种子总重量的90%以上。胚芽隐藏在两片肥厚的子叶中间,由主芽和两个子叶节侧芽组成。
中国花生品种可分为4个主要类型:
①普通型。侧枝上交替着生花序,分枝多,叶片倒卵圆形。深绿色。株丛直立、丛生以至匍匐。果形较大。种子长圆柱形。生育期较长。
②龙生型。植株匍匐,交替开花,多毛茸,有花青素,荚果有龙骨(背脊)和勾嘴,曲棍状。果壳网纹深,果针脆弱易断。
③珍珠豆型。侧枝近主茎,可连续着生若干花序节,仅少数 2次分枝。叶片椭圆形,浅绿色或绿色。植株直立或丛生。果型较小。种子桃形。休眠性弱。
④多粒型。侧枝每节均可着生花序,很少有 2次分枝,主茎有花序。植株高大,茎枝上有明显的花青素。荚果棍棒状,以3~4粒种子荚果占多数。种子圆柱型。中国在生产上曾大面积栽培的品种类型不一, 大多数是珍珠豆型和普通型丛生花生。通过两个类型间的杂交育成的品种,在生产上显示出一定优越性。现在世界上高产、稳产、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是美国“佛罗 蔓生”,也属类型间杂交种,占美国当前花生生产面积的90%以上。“马库鲁红”对叶斑病也有一定抗性,曾是世界上普遍利用的一个品种。中国的“协抗青”对花生细菌性枯萎病的抗性较优。
花生对微酸性土壤有一定适应能力,是开发红壤土的先锋作物;但偏高的土壤酸度需施用石灰等钙质
肥 料中和短日照作物,但对光周期并不太敏感。需较高热量,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2℃以上时才能播种;主要生育期中要求20~28℃的气温,秋季气温降至11℃ 左右时,荚果即停止发育。中国花生产区生育期平均积温均在3500℃左右。生育期100~150天,个别晚熟品种可达180天。一般早熟品种种子休眠期 短, 迟熟品种休眠期长,龙生型品种休眠性最强。花生种子的休眠性除受种皮影响外,并与胚内某些激素类物质有关。用乙烯利、激动素等化学物质、晒种和适温催芽可解除休眠。 土壤中的花生根瘤菌受根系分泌物的吸引,通过表皮细胞进入皮层细胞内分裂繁殖,使细胞受刺激而形成根瘤。这个时期是寄生关系,而后根瘤菌固氮活动加 强,才成为共生。花生生育末期,由于根系折断,根瘤破裂,根瘤菌又回归土中营腐生生活。适宜根瘤菌繁殖的温度为18~30℃,水分为土壤最大持水量的 60%左右,pH5.5~7.2。土壤中硝酸态氮过多时,对根瘤菌固氮有抑制作用,??钙肥能促进根瘤菌繁殖及提高固氮能力。
花生在中国不同地区与其他作物组成一年一熟、二年三熟、一年二或三熟的种植制度,从而有春花生、麦套花生、夏花生和秋花生之 分,广东个别地区还可种植冬花生。近年来在水稻田中发展了部分花生种植,形成花生—水稻或水稻—花生的轮作制度。有的地方生育季节较长,水稻品种搭配合 适,还可与双季稻轮作。广东、福建等种植秋花生收荚果留作第2年春播用种,可以提高出苗率,保证苗全、苗壮,当地俗称“翻秋留种”或“倒种春”。因地下结荚,要求疏松的沙土、砂砾土或砂壤土,以利果针入土、荚果发育和收获。深耕、深翻有利花生的生长发育。
种子发芽要求较高的温度,其适温珍珠豆型为12~15℃,普通型为15~18℃。有些品种的休眠性较强,低温情况下很难发芽。另外,种子吸水后,内含物转化为醣,又易吸引蚂蚁等地下害虫啮食。因此掌握适时播种是全苗
壮苗的关键。覆土不宜过厚,墒情较好时以5~7厘米为宜。覆土厚度超过胚轴的正常延伸长度时,应设法清除。“清棵蹲苗”就是出苗后用手锄刨开土表层,使子叶节露出土面的措施,有利于第一对侧枝的生长,多开花、多结果。种植密度原则上除保持田间通风透光外,生育后期应能封行覆蔽地面,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并能抑制杂草。一般生产条件下北方地区普通型花生亩栽1.2~1.5万株,珍珠豆型花生宜稍密;南方地区珍珠豆型品种亩栽1.8~2.2万株。 苗期施氮不宜过多。依据土壤情况施用硼等微量元素效果显著。氮、磷、 钾和硼均可根外追肥。亩产250千克左右时,每产100千克荚果约吸收氮5~7千克,磷1~1.2千克,钾2~3.5千克,对钙的需要量仅次于钾。钙肥能 调节土壤酸度,改善花生营养状况,并促进氮的代谢,减少空壳,提高饱果率。花生器官对钙质的吸收利用功能不同,根系吸收的仅能向上运输,很少能转运供应荚 果发育。为了使果针和荚果能直接吸收利用土壤中的钙,钙肥宜撒施在结荚区的土壤中。不同类型品种对钙的需要量不同,珍珠豆型较低,普通型较高。
花生较耐旱,但需水量大,每生产1千克干物质,约需水 225千克。需水最多、影响最大的是花荚期,约占总需水量的50%左右,此期受旱,会影响花芽分化、开花、受精和果针的伸长。地面干燥也有碍果针入土。南部多雨地区则要注意排水,以免影响荚果的正常发育。
荚果成熟时间很不一致。可剥开荚果,根据内壁颜色由白转褐变黑的程度来判断。一般以大部分荚果的内壁或内果皮颜色变褐至黑色时开始收获。收获过晚, 休眠性弱的品种易在田间发芽;有的品种则易致果柄折断,难以收获干净。大面积生产用收获机挖掘翻晒,而后用摘果机摘果清选、干燥。荚果安全贮藏水分含量为 10%。及时充分干燥非常重要,否则会发热、生霉。由于黄曲霉污染而产生的黄曲霉素B1、B2,有致癌作用。
有机种植
1.基地选择
有机花生生产基地选择远离工矿企业,无潜在污染源,大气、土壤、水质符合有机食品生产要求。基地内实行花生—小麦、夏大豆(或玉米)两年三熟轮作。基地周围种植宽10米的杨树隔离带与常规农业区进行隔离。
2.品种选择
选择适合当地生产的优质抗逆性强、高产的非转基因优良花生品种。
2.1种子及其处理
种子质量要达到:纯度不低于98%;净度不低于99%;芽率不低于95%;含水量不高于13%。
播种前15天(4月12日左右),选择晴天,将种子带壳晾晒2天,注意,傍晚将花生种子及时收入屋内,以免受潮。
2.2选种。晾晒后对种子进行人工去壳,并进行仁选。去掉杂仁、虫仁、秕仁、霉仁。选用子粒饱满大小均匀一致的种子备播。
3.整地、施肥
4月上旬,亩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(沼肥)3000Kg,田间撒匀,进行深耕25cm以上,做到无漏耕,无坷垃耕均耙细,做到上松下实。
4.播种
有 机花生栽培,一般在4月15日前后,待地温稳定在15℃时以上时进行抢墒或造墒播种,要求土壤含水量在70%左右。播种前对种子用沼液原液进行浸种6小 时,用清水冲洗干净,晾干备播。播种采用机播覆黑色0.006mm聚乙烯地膜,播深3—4cm,每垄两行,行距30cm,墩距15cm,垄距90cm,每 墩2株,每亩10000墩。每亩用种15kg左右。机播后,注意地膜上应覆少量土,以防掀膜,又有利于花生出土减少烤苗。
5.田间管理
5.1及时破膜。播种5天后,要及时观察发芽出苗情况,如有80%花生发芽拱土,要及时在地膜上打眼,以防烤苗。
5.2查苗补种。出苗后及时检查出苗情况,如发现烂种,要用催好的大芽及时坐水补种。
5.3划锄清棵。苗齐后及时在花生破膜严重地方进行划锄,清除杂草,破除板结,然后清棵,标准以两片子叶露出地面为准。
5.4锄草。由于田间覆盖黑色地膜,杂草较少,如在薄膜破损处田间发现杂草,人工清除杂草,尤其拔除护根草。
5.5浇水。进入夏季,降雨较多,田间要及时排水防涝。如遇干旱,要及时浇水,浇水采用地下井水浇灌,尤其在6月中旬花生开花果针下扎时,注意保持土壤湿润,不可干旱,以利于果针下扎。[3]
常见病害有花生锈病、 早斑病、褐斑病和晚斑病等危害叶部的真菌病害。花生锈病流行时对产量的影响大于叶斑病,中国长江以南产区,尤以雨水偏多、田间湿度过大时更为严重。早、晚 斑病发病较晚,对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是慢性的,由于花生已进入成熟期,很易忽视它的为害。部分集中产区花生青枯病和根结线虫病也很严重。合理轮作是有效的 防治方法。在中国花生病毒病主要有丛枝病、花叶病和矮缩病。丛枝病在东南沿海较严重,发病时果针不向地而反向上呈勾状,俗称“花生公”。春花生提早播种,秋花生延迟播种,有避病效果。花叶病和矮缩病北方较多。其他如根腐病、小菌核病、壳腐病、冠腐病、叶腐病等也有发生。一般用轮作换茬、抗病育种、精选种子、加强管理、注意排水等综合性措施防治。
花生锈病
症状 :叶片染病 初在叶片正面或背面出现针尖大小淡黄色病斑,后扩大为淡红色突起斑,表皮破裂露出红褐色粉末状物,即病菌夏孢子。下部叶片先发病,渐向上扩展。叶上密生夏孢子堆后,很快变黄干枯,似火烧状。叶柄、托叶、茎、果柄和果壳染病 夏孢子堆与叶上相似,椭圆形,但果壳上数量较少。
病原: Puccinia arachidis Speg.称落花生柄锈菌,属担子菌亚门真菌。我国花生上未见冬孢子。夏孢子近圆形,大小22-34×22-27(μm),橙黄色,表面具小刺,孢子中轴两侧各有一发芽孔。
传 播途径和发病条件: 该病在广东、海南等四季种植花生地区辗转为害,在自生苗上越冬,翌春为害春花生。北方花生锈病初侵染来源尚不清楚。夏孢子借风雨形成再侵染。夏孢子萌发温 度11-33℃,最适25-28℃,20-30℃病害潜育期6-15天。春花生早播病轻,秋花生早播则病重。
施氮过多,密度大,通风透光不良,排水条件差,发病重。水田花生较旱田病重。高温、高湿、温差大利于病害蔓延。
防治方法 :(1)选种抗(耐)病品种 如粤油22、粤油551、汕油3号、恩花1号、红梅早、战斗2号、中花17等。(2)因地制宜调节播期,合理密植,及时中耕除草,做好排水沟、降低田间湿度。改大畦为小畦。增施磷钾肥。(3)清洁田园,及时清除病蔓及自生苗。(4)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洒95%敌锈钠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5%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、胶体硫150倍液、1:2:200倍式波尔多液、15%三唑醇(羟锈宁)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,每667m2用对好的药液60-75L。喷药时加入0.2%展着剂(如洗衣粉等)有增效作用。第一次喷药适期为病株率50%,病叶率5%,病情指数小于2。
花生的害虫很多。地下害虫有蛴螬、蝼蛄、地老虎和种蝇等,用毒土、毒谷、诱饵防治均有效。苜蓿蚜虫、棉铃虫、斜纹夜蛾和卷叶虫等都为害叶片,可用药剂防治。斜纹夜蛾有趋光性,可诱杀。
花生种子贮藏的六个要点
一是贮藏前要将种子充分晒干,使种子含水量降到8%以下。据试验,种子含水量低于8%时,贮藏十分安全,即使在-25℃时,也不影响发芽力。当种子含水量高于10%时,呼吸作用增强, 释放出大量热能,易使种子霉烂变质和生虫。
二是要提高种子净度,清除杂质及没有发育成熟的秕果、病果和破伤的荚果。
三是对贮藏场地要严格消毒灭菌、防潮,保持库内通风干燥。
四是贮藏器具以编织袋、麻袋为好,避免用不透气的塑料袋贮藏。塑料袋贮藏种子易造成空气不流通,使种子进行无氧呼吸,种胚中毒,同时呼吸产生的水份和热量不易散发,而使种子发热霉变。
五是花生种子不能与农药、化肥同仓存放。许多农药和化肥都有一定的挥发性、腐蚀性,时间一长,对种子的细胞和种胚具有损害作用。
六是贮藏期间要注意勤检查,看种子是否受潮、被虫、鼠危害以及种子发芽势、发芽率是否降低,发现问题,及时处理,确保花生种子安全贮藏。[4]
种子含油45~55%,少数品种可达60%左右,蛋白质含量为25~30%。花生油是80%不饱和脂肪酸和20%饱和脂肪酸的甘油脂混合物,脂肪 酸、油酸占33.3~61.3%,亚油酸占18.5~47.5%,品质优良,气味清香。除供食用外,在印染、造纸工业上可作乳化剂,在纺织工业上用作润滑 剂,机械制造工业上用作淬火剂。对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有一定疗效,并有镇咳祛痰作用。榨油后的副产品花生饼可加工成脱脂蛋白粉,经膨化处理可制成花生蛋白肉。另外,花生种子可炒制、油炸或做花生糖、花生酥等糖果糕点以及花生酱。茎叶为优质饲料。荚壳可作粘胶的原料,经干馏、水解可得到醋酸、醋石和活性炭等10多种产品。种皮可入药,对多种出血性疾病有止血作用。
花生被人们誉为“植物肉”,含油量高达50%,是大豆的2倍多,比油菜籽高20%以上。花生的蛋白质除大豆外,没有一种粮食比得上它,含量在30%以上相当于小麦的2倍,玉米的2.5倍,大米的3倍。
花生中的蛋白质极易被人体吸收,吸收率在90%左右。因此,花生被称为植物肉是当之无愧的。 花生的营养价值之高,就连被称为高级营养品的一些动物性食品,如鸡蛋、牛奶、肉类 等,在花生面前也甘拜下风。花生的产热量高于肉类,比牛奶高20%,比鸡蛋高40%。其他如蛋白质,核蛋素,钙,磷,铁等也都比牛奶、肉、蛋为高。花生中 还含有A、B、E、K等各种维生素,以及卵磷脂、蛋白氨基酸、胆碱和油酸、落花生酸、脂肪酸、棕榈酸等。可见,花生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而又较全面,生食、 炒食、煮食均可,尤其是炒花生,香脆味美,余味深长。
花生中的维生素K有止血作用。花生红衣的止血作用比花生更高出50倍,对多种出血性疾病都有良好的止血功效。
花生含有维生素E和一定量的锌,能增强记忆,抗老化,延缓脑功能衰退,滋润皮肤。
花生含有的维生素C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,有助于防治动脉硬化、高血压和冠心病。
花生中的微量元素 硒和另一种生物活性物质白藜芒醇可以防治肿瘤类疾病,同时也是降低血小板聚公证机关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、心脑血管疾病的化学预防剂。
花生还有补虚、悦脾和胃、润肺化痰、滋养调气、利水消肿、止血生乳、清咽止疟的作用。
中医认为花生性平,味甘;入脾、肺经;和胃、化痰、调气。对多种营养不良等病症有食疗作用。下面介绍几则简便食疗偏方。
花生补浆
花生、甜杏仁、黄豆各15克。将花生、甜杏仁、黄豆装 入盆中,加水浸泡4小时后,用磨浆机研磨成稠浆,再用双层纱布滤取浆液,倒入沙锅中煮熟即可。亦可将这三种食物味研为细末,临用时加水煮熟。每日l剂,可 分次于清晨或早、晚时饮用。有健脾益胃、益气养血、润肺止咳、通便滑肠的功能。适用于脾胃虚弱、气血不足之神疲乏力、食欲减退、消化不良、大便秘结者饮之尤宜,亦可用于中老年人的日常保健。
花生杏泥
花生、甜杏仁各15克,蜂蜜适量。将花生、甜杏仁捣烂成泥状。服法:每次取10克,加蜂蜜,开水冲服。早饭前,晚饭后食用。可增强润肺止咳之力。适用于久咳气短、干咳少痰者。
花生红枣
花生120克,大枣30克,加水煎服。亦可嚼食花生,用大枣煎汤送服。临床经验证实,花生与大枣配用能补脾益血、止血。对脾虚血少、贫血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、血友病等出血有一定疗效。
盐焗花生
花生500克,黑豆300克,盐3茶匙,花椒1茶匙。先将花生用清水煮10分钟,黑豆加水慢火煲1小时后,加入花生再煲半小时,加盐猛火一滚,再慢火收干水分即可食用。有固肾补腰除脚气,令发变黑。能健筋骨、滋补五脏,对素食者更是佳品。
老少均可食用。
病后体虚、手术病人恢复期以及妇女孕期产后进食花生均有补养效果。
1.适宜营养不良,食欲不振,咳嗽之人食用;适宜脚气病患者食用;适宜妇女产后乳汁缺少者食用;适宜高血压病,高脂血症,冠心病,动脉硬化,以及各种出血性疾病之人食用;适宜儿童、青少年及老年人食用,能提高儿童记忆力,有助于老人滋补保健;
2.花生含油脂多,消化时需要多耗胆汁,故胆病患者不宜食用;花生能增进血凝,促进血栓形成,故患血黏度高或有血栓的人不宜食用;体寒湿滞及肠滑便泄者不宜服食;内热上火者不宜食用,因花生性燥,能使口腔炎、舌炎、唇疱疹、鼻出血等更加重,长久不愈;跌打损伤者不宜食用,因花生中有一种凝血因子,可使血淤不散,加重淤肿。
适用量 每天80-100克即可。
特别提示 将花生连红衣一起与红枣配合使用,既可补虚,又能止血,最宜于身体虚弱的出血病人。
花生炒熟或油炸后,性质热燥,不宜多食。
在花生的诸多吃法中以炖吃为最佳。这样既避免了招牌营养素的破坏,又具有了不温不火、口感潮润、入口好烂、易于消化的特点是,老少皆宜。
健康红绿灯
花生含油脂多,消化时需要多耗胆汁,故胆病患者不宜食用。
花生能增进血凝,促进血栓形成,故患血黏度高或有血栓的人不宜食用。
花生霉变后含有大量致癌物质——黄曲霉素,所以霉变的花生千万不要吃。
主要营养素
维生素
(毫克)A (微克)B1B2B6B12 (微克)C D (微克) E
60.850.10.46-14-2.93
生物素(微克) K (微克)P (微克) 胡萝卜素叶酸 (微克)泛酸烟酸矿物质元素
(毫克) 钙-100-0.01761714.18
铁磷钾钠铜镁锌 (微克) 硒 (微克)
花生也是一味中药,中医认为花生适用营养不良、脾胃失调、咳簌痰喘、乳汁缺少等症。花生的叶子、花生衣、壳、花生油等,都可以作为药用。
民间常用单方有:
治血小板减少:花生米(连衣)炒食,每日3次,每次60克,7天为一个疗程。
治高血压:花生米浸醋中,7日后食用,每天早晚各吃10粒。
治肺结核:花生米生食,每日4-5次,每次10-20粒。如果见呵血者,带衣食之。
治久咳:花生去嘴尖,文火煎汤服用。
治乳汁少:花生米90克,前猪脚1只,共炖服。
治胃酸过多:食花生米,每日3次,每次20-30粒。2-3星期为一个疗程,可使胃酸分泌明显减少。
要注意的是:花生营养虽好,但霉花生不可食,有致癌作用。
吃花生补充蛋白质的禁忌:
花生含有大量蛋白质,营养价值很高,是一种很好的增肥食品。不过花生的吃法却有一些禁忌。
花生有很多吃法,一般的吃法有“生食,油炸,炒,煮”
从营养方面考虑,油炸首先不可取;生食也不可取,因为在花生生长过程中会感染黄曲霉毒素,黄曲霉毒素是公认的最强的致癌物,会沉积在肝脏中,诱发肝癌。因为黄曲霉菌毒素有水溶性,如果煮吃,基本能把黄曲霉菌毒素滤掉,这样吃煮熟的花生较为安全,也易于消化,营养素的损失最小,炒的话无法破坏黄曲霉菌毒素,所以说煮是最好。
“花生的红衣”要慎吃
吃 的时候还有一个问题,就是关于“花生的红衣”。一般都认为“花生的红衣”中的成分对人体是很有好处的,不错,对绝大部分人是没问题的,具体资料“红皮含有 丰富的甘油酯和甾醇酯,具有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,促进骨髓制造血小板而缩短出血时间,并且有提高血小板的质量,加强毛细血管的吸收性,调节凝血因子缺陷等 功能。”也就是说,“花生的红衣”有补血、促进凝血的作用,这对于贫血的人和伤口愈合很有好处。反过来,另一方面,对于血液黏稠度高的人来说,就没什么好 处了,反而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。
因此,血液黏稠度高的人不宜食用“花生的红衣”,在吃煮花生时最好把皮剥掉;贫血患者如果血液黏稠度高的话,最好采取别的补血措施,比如吃血豆腐等;老年人最好也别吃“花生的红衣”,避免血液黏稠。
另:血液黏稠度可以通过献血或体检查出,或到医院检测。
注意:以下四种人切记不要吃花生
胆囊切除者:花生里含的脂肪需要胆汁去消化。胆囊切除后,储存胆汁的功能丧失。这类病人如果食用花生,没有大量的胆汁来帮助消化,常可引起消化不良。
消化不良者:花生含有大量脂肪,肠炎、痢疾等脾胃功能不良者食用后,会加重病情。
高脂血症患者:花生含有大量脂肪,高脂血症患者食用花生后,会使血液中的脂质水平升高,而血脂升高往往又是动脉硬化、高血压、冠心病等病疾的重要致病原因之一。
跌打淤肿者:花生含有一种促凝血因子。跌打损伤、血脉淤滞者食用花生后,可能会使血淤不散,加重肿痛症状。
花生和花生油
花生为豆科作物,优质食用油主要油料品种之一,又名“落花生”或“长生果”。花生是一年生草本植物。起源于南美洲热带、亚热带地区。约于十六世纪传入我国,十九世纪末有所发展。现在全国各地均有种植,主要分布于辽宁、山东、河北、河南、江苏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等省(区)。其中以山东省种植面积最大,产量最多。
花 生的果实为荚果,通常分为大中小三种,形状有蚕茧形,串珠形和曲棍形。蚕茧形的荚果多具有种子2粒,串珠形和曲棍形的荚果,一般都具有种子3粒以上。果壳 的颜色多为黄白色,也有黄褐色、褐色或黄色的,这与花生的品种及土质有关。花生果壳内的种子通称为花生米或花生仁,由种皮、子叶和胚三部分组成。种皮的颜 色为淡褐色或浅红色。种皮内为两片子叶,呈乳白色或象牙色。
花生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,内含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。据测定花生果内脂肪含量为 44%-45%,蛋白质含量为24-36%,含糖量为20%左右。并含有硫胺素、核黄素、尼克酸等多种维生素。矿物质含量也很丰富,特别是含有人体必须的 氨基酸,有促进脑细胞发育,增强记忆的功能。
花生种子富含油脂,从花生仁中提取油脂呈淡黄色,透明、芳香宜人,是优质的食用油。花生油很难溶于乙醇,人们可以通过将花生油注入70%乙醇溶液加热至39-40.8度,看其混浊程度,来鉴定花生油是否为纯品。
花生油
花生油是将花生仁经过制浸而成的油。花生油属于不干燥性油,色泽淡黄,透明度好,清香可口,是优良烹调用油。
花生中所含有的儿茶素对人体具有很强的抗老化的作用,赖氨酸也是防止过早衰老的重要成分。常食花生,有益于人体延缓衰老,故花生又有“长生果”之称。花生衣中含有油脂和多种维生素,并含有使凝血时间缩短的物质,能对抗纤维蛋白的溶解,有促进骨髓制造血小板的功能,对多种出血性疾病,不但有止血的作用,而且对原发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,对人体造血功能有益。花生中含丰富的脂肪油和蛋白质,对产后乳汁不足者,有滋补气血,养血通乳作用。花生中钙含量极高,钙是构成人体骨骼的主要成分,故多食花生,可以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。最健康的食用方法是水煮花生,其保留了花生中原有的植物活性物质,如植物固醇、皂角甙、白藜芦醇等,对防止营养不良,预防糖尿病、心血管病具有显著作用。尤其是花生所含的β-谷固醇,有预防大肠癌、前列腺癌、乳腺癌及心血管病的作用。此外,白藜芦醇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,不仅能预防癌症,还能抑制血小板凝聚,防止心肌梗死与脑梗死的发生。
然而,我们在享用花生美味的同时,也要注意安全。花生是最容易感染黄曲霉菌的农作物。而黄曲霉菌毒素是世界公认的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的致癌物。
那么,怎样吃花生才安全有益呢?首先,要将外观呈黄绿色的花生剔除,然后用流动的水浸泡、漂洗,再用水煮熟食用。黄曲霉菌毒素很耐热,即使加温到200℃ 也不能被破坏。而黄曲霉菌毒素可溶于水,经过漂洗、水煮,能被去除大部分。从这一点来讲,吃煮熟的花生相对来说较为安全。生吃花生有损健康
花生中含有丰富的植物油、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,很多人都喜欢吃。特别是有些人喜欢生吃花生,认为生吃味道更香。其实,生吃花生会有损健康。首先,花生所含脂肪较多,消化吸收较慢,大量生吃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或腹泻。其次,花生生长在泥土里,常被病菌或寄生虫卯污染,生吃容易感染寄生虫病。同时,花生常被鼠类污染,如果生吃了被污染过的花生,就很容易患上自然疫源性疾病,尤其是流行性出血热。因此,花生最好是煮熟后再食用。
长芽的花生不可吃
花生如果放置太久或在高温、高湿、氧气充足的条件下保存,容易因受潮而霉变发芽。花生发芽时伴随霉变会形成有毒的黄曲霉素,这些霉菌具有强烈的致癌性。因此长芽的花生有毒性,不可吃。[5]没有人不认识花生的吧,也没有从来没有吃过花生的吧。
但是这些一种食物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吃它,某一类人群吃花生可能会给生命带来危害性的,所以,有这么一些人群是需要注意了,他们不适合吃花生的。那么,哪些人群不可以吃花生呢?
1、痛风患者: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,患者均有高尿酸血症。由于高脂饮食会减少尿酸排出,加重病情,所以痛风急性发作期应禁食花生,痛风缓解期也只能适量进食。
2、胆囊切除者:胆汁对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有重要意义。人吃饭后,胆囊收缩,将胆汁排入十二指肠以利消化吸收。高蛋白和高脂肪的食物对胆囊刺激最强,使胆汁大量排放。胆囊切除后,胆汁无法储存,势必影响对花生等油料作物中脂肪的消化。
3、胃溃疡、慢性胃炎、慢性肠炎患者:此类患者多有慢性腹痛、腹泻或消化不良等症状,饮食上宜少量多餐、清淡少油。花生属坚果类,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过高,很难消化吸收,此类患者应禁食。
4、想减肥的人:花生的热量和脂肪含量都很高,吃二两炒花生仁,就吃进了581千卡的能量,相当于吃了五两半的馒头,所以想减肥的人应远离花生。
5、糖尿病患者:糖尿病人需控制每日摄入的总能量,因此,每天使用炒菜油不能超过三汤匙(30g)。但18粒花生就相当于一勺油(10g),能够产生90千卡的热量。
6、高脂蛋白血症患者:饮食结构不合理是导致高脂蛋白血症的重要原因,因此饮食治疗的原则是限制热量、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。花生是高脂肪、高热量的食物,多吃只能加重病情,导致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,危及生命。
7、跌打淤肿者:花生含有一种促凝血因子。跌打损伤、血脉淤滞者食用花生后,可能会使血淤不散,加重肿痛症状。
通过以上内容的介绍后,大家知道花生香脆可口、营养丰富、价格便宜,是男女老幼都喜欢的零食,但如果你属于以上六种的人,花生则对你有害无益。所以,你一定要注意了,为了健康着想一定要注意了不可乱食用花生了。
花生挑选:吃深色小粒的好颜色深的品种,通常富含抗氧化的多酚类物质,其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的含量也会比浅色品种高一些。比如黑芝麻的营养成分胜过白芝麻, 黑米胜过白米。所以,相对浅色皮的花生来说,深色皮的花生蛋白质含量要高一些,脂肪含量低一些。而且对于花生仁来说,小粒的花生含的蛋白质高于大粒的。因 此,我们不妨改掉喜白爱大的固有爱好,更加眷顾那些深色、小粒的品种
警惕吃花生的两大注意1、煮食利于过滤致癌物现在是花生大量上市的时间,花生有很多吃法,一般的吃法有“生食,油炸,炒,煮”。 从营养方面考虑,油炸首 先不可取; 生食也不可取,因为在花生生长过程中会感染黄曲霉毒素,黄曲霉毒素是公认的最强的致癌物,会沉积在肝脏中,诱发肝癌。 因为黄曲霉菌毒素有水 溶性,如果煮吃,基本能把黄曲霉菌毒素滤掉,这样吃煮熟的花生较为安全,也易于消化,营养素的损失最小,炒的话无法破坏黄曲霉菌毒素,所以说煮是最好。
2、“花生的红衣”要慎吃吃的时候还有一个问题,就是关于“花生的红衣”。一般都认为“花生的红衣”中的成分对人体是很有好处的,不错,对绝大部分人是没 问题的,具体资料“红皮含有丰富的甘油酯和甾醇酯,具有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,促进骨髓制造血小板而缩短出血时间,并且有提高血小板的质量,加强毛细血管的 吸收性,调节凝血因子缺陷等功能。”也就是说,“花生的红衣”有补血、促进凝血的作用,这对于贫血的人和伤口愈合很有好处。
反过来,另一方面,对于血液黏稠度高的人来说,就没什么好处了,反而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。 因此,血液黏稠度高的人不宜食用“花生的红衣”,在吃煮 花生时最好把皮剥掉;贫血患者如果血液黏稠度高的话,最好采取别的补血措施,比如吃血豆腐等;老年人最好也别吃“花生的红衣”,避免血液黏稠。 另:血液 黏稠度可以通过献血或体检查出,或到医院检测
秋花生是指我国华南地区利用早稻茬田种植的花生,通过春、秋两造种植,增加收入,种植效益好,种植面积发展很快。
(1)选用高产抗病品种。根据秋花生在高温多湿条件下易徒长、早衰和病害多的特点,选用适于水田种植的植株健壮,生长势强,抗倒伏,不早衰和耐旱、抗锈病的高产品种。
(2) 种子处理。选用饱满的大粒种子,播种前带壳在土晒场上晒种1-2天,打破种子休眠期,提高发芽率。剥壳后把杂种、批粒、小粒、破种粒、感染病虫害和有霉变 特征的种子拣出,特别要拣出种皮有局部脱落或子叶轻度受损伤的种子。随剥壳随播种,避免过早剥壳使种子吸水受潮、病菌感染或机械损伤。秋植花生浸种催芽, 可有效提高发芽率,栽培上达到苗全、苗齐的效果。种子在40℃温水中浸泡4小时后捞起,摊在草席上,保持湿润,经12一24小时露出白尖(胚根),可拣芽 播种。如遇雨天不能播种,应将催芽的种子放在阴凉通风处,摊成薄薄的一层,但要注意抑制芽的生长。
(3)精细整地。秋花生必须选择灌溉方便、土层 深厚、土质疏松、丁呆肥保水强的稻田、薯地、瓜田等进行种植。花生是深根作物,根群分布在活土层,生长发育最适宜的土壤条件是活土层深雌、拼作层疏松、干 时不散不板、湿时不薪的沙质壤土,有利于深挖。播种前深挖倒土,深耕20-25厘米,加深耕层,边挖边整,做到细、平、碎。开好主沟、腰沟和畦沟,做到沟 沟相通,排灌自如。整地可提前10-15天进行。做畦宽80厘米,畦高10-15厘术,行沟33厘米,畦面宽47厘米,畦面小行距23.1-26.4厘 米,人行距53.6一56.9厘米,平均行距40厘米,穴距14.85一16.5厘米。
(4)施足基肥。秋花生一般齐苗20天左右即开花,营养生 长明化春花生短(一般10-120天),前期又处在气温高的多雨季n>肥料分解快,易消耗,因此必须施足基肥。否则,常因前期营炸不足,植株营养生 长不良,致使迟分枝、分枝少、产量不高。要节握堆沤腐熟、量多质淡、全层施放、避免肥害的原则。基肥量:总施肥量的80%--90%,分层施用。一般播种 前每一亩土杂肥1000-4500千克,其中花生鼓50千克、钙肥50千克、草木灰100千克、塘泥和草泥350千克,混合堆沤20天后,于早稻收,下均 匀撒于地面,结合耕翻施于15-20厘米土层内。播种前结合起畦,每亩施草木灰26千克,然后开沟播种,不再施盖种肥。
(5)适时播种。秋花生秋 种冬收,对播种适期要求很严格。播种太早,播后因气温过高,营养生长期过分缩短,病虫害较多,花期处在高温日照长阶段,影响花器发育和开花授粉,结荚较 少;秋植花生成熟期的温度要在18℃以上,播种太迟,则因后期气温低,笑果结实发育不良,空秋荚果多,产量低。一般北部地区(广东北部、福建、云南中南 部、广西中北部、湖南、江西南部)以7月至8月初播种为宜,中部地区(广东中部、福建东南部、广西中南部、云南南部)以立秋前后播种为宜,南部地区(海南 全省、广尔与广西南部)以立秋至处暑播种为宜。
播种方式可采用穴播(每穴2粒种子)或开浅沟条播,秋花生播种期正处于气温高、雨水多的环境,种植时应适当增加播种密度。起垄双行双粒种植,每亩10000-11000穴,播种深度以4-7)电米为宜。
(6)查苗补苗秋花生播期适逢高温多雨环境,播后容易缺株,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全苗。齐苗后,要立即进行查苗补缺,确保全苗。每穴双粒播种的,如缺一苗可以不补,如全穴缺苗应及时移苗补植或用种子催芽直接播种补苗。
(7) 适当追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,还应适当追肥。追肥要早追苗肥,中期结果层追钙肥,后期叶面喷施磷、氮肥,使之出苗齐全、茎枝早发。花生在开花下针期吸收的 养分占一生总吸肥量的60%,因此,在开花下针期施肥利用率高,增产效果显著。待谢花后,每亩撒施黑白灰60千克(石灰粉、草木灰各30千克),防止后期 出现早衰和过早谢苗。[6]
(8) 水分管理。有机花生是需水较多的作物,全生育期的需水量是“两头少,中间多”。秋花生出苗后10天内不灌水,进行蹲苗,促其扎根深,增强抗旱能力。果针期 灌水,以水调肥,促早生快发,保持土壤湿润,以利果针迅速人土。荚果形成至饱果期,每7天灌1次水,保持千湿交替。同时,在果针下土后,要结合清沟培土, 降低田间湿度,预防发生锈病。
(9)病虫害防治。有机花生病虫害主要有青枯病、丛枝病、立枯病、叶斑病、锈病、蚜虫、蓟马等。花生作地病虫害发生严重,建议采用水旱轮作控制病虫害发生。花生宜气候温暖,生长季节较长,雨量适中的沙质土地区。花生会引起极其罕见的过敏症。花生过敏的症状包括:血压降低、面部和喉咙肿胀,这些都会阻碍呼吸,从而导致休克。据英国研究人员统计,在英国,每200个人当中有大约一人对花生敏感。虽然部分人只是对花生有轻度过敏反应,但是,花生也会令一些人出现过敏性休克。在英国,每年大约有10个人因为对花生的过敏反应死亡。在2005年,英国研究人员宣布,他们已经发现了花生是如何在部分人群体内引起过敏反应的。这种对坚果的过敏症近50年来在国外日益增多,希望也引起国内人的注意。中国分布
分布于山西‘、辽宁、山东、河北、河南、江苏、江西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四川等地区。
国外分布
分布于亚洲、非洲、美洲、巴西、埃及、巴拉圭、印度尼西亚、塞内加尔、苏丹、尼日利亚、扎伊尔和阿根廷等地。
按花生籽粒的大小分为大花生和小花生两大类型。
按生育期的长短分为早熟、中熟、晚熟三种。
按植株形态分直立、蔓生、半蔓生三种。
按花生荚果和子粒的形态、皮色等分为四类:
1、.普通型 即通常所说的大花生。荚壳厚,脉纹平滑,荚果似茧状,无龙骨。籽粒多为椭圆形。普通型花生为我国主要栽培的品种。
2、蜂腰型 荚壳很薄,脉纹显著,有龙骨,果荚内有子粒三颗以上,间或有双粒的、籽粒种皮色暗淡,无光泽。
3、多粒型 果荚内子粒较多,呈串珠形。夹壳厚,脉纹平滑。籽粒种皮多红色、间或有白色。
4、珍珠豆型 荚壳薄,荚果小,一般有二颗子粒,出仁率高。子粒饱满,多为挑形,种皮多为白色。
張貼留言